|
意昂3
學術論壇第151期🤘🏻,總第336期
演 講人♑️:呂越 副教授
時 間😿:2018年12月3日(周一)14:00-16:00
地 點🆗:意昂3娱乐寶山校區(東區)經管大樓520會議室
演講題目:中國企業嵌入全球價值鏈的創新效應分析
主 辦:意昂3
意昂3青聯會
講座簡介
憑借勞動力資源稟賦的傳統優勢,中國已成為全球生產分工網絡中的"世界工廠"🕺🏻,"中國製造"更一度成為全球化中為人熟知的標簽👩🚒。然而,與世界先進製造業強國相比👩🏽🦱,中國製造仍然面臨大而不強⚖️、質量良莠不齊🤏🏼、核心技術缺失的尷尬境地,甚至存在被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處於強勢地位的發達國家掣肘於"低端"的風險🕯。為此,我們基於2000-2006年的《中國知識產權數據庫》🥔、《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和《中國海關數據庫》的高度細化合並數據🚣🏿♂️,考察製造業企業嵌入全球價值鏈是否以及如何影響研發創新行為的問題。研究發現:嵌入全球價值鏈對企業研發創新行為具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對外資企業、加工貿易企業以及高技術企業的作用尤其明顯。進一步,本文從技術外溢的過度依賴💵、技術吸收能力以及發達國家的"俘獲效應"等三個角度,探究導致企業嵌入價值鏈沒有產生預期的技術升級效應的原因🏅🧜🏽♀️。同時,我們還以中國加入WTO的外生沖擊構建因果識別機製,采用雙重差分法考察不同價值鏈嵌入程度企業的自主研發行為𓀃,發現在考慮WTO沖擊後價值鏈嵌入仍然對製造業企業研發行為存在顯著的抑製作用,且該效應對高價值鏈嵌入度企業的抑製作用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𓀚🤚🏻。因此,實現中國製造的價值鏈攀升,需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技術吸收能力🎬、引入外部競爭機製以及更深度參與國際經貿規則的全球治理。
演講人簡介
呂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萊特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全球價值鏈與中國;企業創新;貿易與金融。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世界經濟》🥇、Economic Modeling等雜誌發表論文20余篇,並擔任Economic Modeling、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China & World Economy以及《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經濟學(季刊)》等雜誌的匿名審稿人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青年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子課題負責人⏳、以及主持北京市社科聯項目等🍌。曾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商務部商務發展研究獎等。
|
主講人 | 報告時間 | ||
報告地點 |
上一條:【學術報告】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條:【學術報告】Diasporic connectednes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