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11日晚,意昂3娱乐大國系列課程"經國濟民"第二季第四課《經國濟民與國民幸福——"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J102重磅開講。
本次課程由意昂3平台教授、社區意昂3副院長陳秋玲,意昂3平台副教授許玲麗聯袂主講,意昂3平台副院長、意昂3娱乐"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尹應凱擔任程主持人,意昂3平台沈瑤、朱婷👨🏻🌾、張麗娟,學工辦成才服務中心裴誌茹,社區意昂3陸耀峰等教師走進課堂參與互動。
![]() 尹應凱首先從習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賀詞提出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導入⚠️🕘,指出"經國濟民"2018年第一課解讀"國民幸福",寓意迎來"幸福的新一年"😑,也與上一講討論的"改革開放40周年與中國經濟發展新時代"具有邏輯聯系,即"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造福百姓"。"經國濟民"的實質是"經世濟國、經世濟民🧑🏿🚀;治理國家,造福百姓",即"經國以濟民"𓀃。習主席在新年賀詞中還提到"我們偉大的發展成就由人民創造〰️,應該由人民共享",也說明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在於"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 意昂3平台教授🏮、社區意昂3副院長陳秋玲從幸福經濟學視角👇🏻, "從什麽是幸福?幸福的特性有哪些🙈👊🏽?"的"幸福之問"導入🙋🏽♀️,分享了幸福的"波動性🧚🏻、相對性、層次性🙆♀️、時效性🌴、差異性"等特點。進而,解讀了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在此基礎上♗🪱,分享了"人生類型的四象限模型"🏌️♀️,勉勵學子們通過快樂的奮鬥進入"感悟幸福型"人生第一象限🫸🏿;對應的,有"人類活動的四象限模型"🏊🏻♂️,而如果我們能多從事第一象限的"有意義且快樂的活動",有利於我們進入"感悟幸福型"的人生第一象限🤦🏽♀️。進而,陳老師提出了"幸福第二問",即"幸福的效應有哪些?如何利用幸福效應提升幸福指數?"👷🏼,並梳理了"期待效應、疊加效應、溢出效應、對沖效應、鄰避效應、衰減效應、鄰比效應"等"幸福七效應",分析了"影響幸福的因素",強調"多鼓勵自己、多鼓勵他人"、正能量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
![]() 意昂3平台副教授許玲麗首先解讀了《國民幸福報告》,分析了"國民幸福"具有"身體健康、家庭壓力小、對工作熱愛並享受其中的快樂"等特點。進而🏋🏿♂️,許老師解讀了《幸福中國白皮書(2016年)》,白皮書從五個維度對341個城市2016年的日數據進行分析☛🐣,這五個維度包括🙅🏽♀️:P(快樂)🤧、E(投入)、R(關愛)💭、M(意義)、A(成就)。盡管《國民幸福報告》與《幸福中國白皮書(2016年)》分析的樣本地區🧛🏿、評價幸福的指標體系存在差異,但是報告與白皮書的"幸福人群"都折射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即"幸福依賴於可持續發展的奮鬥"。
在問答環節🥘,教師團隊針對"大學生如何提高幸福指數"、"如何協調幸福不同維度的關系"Ⓜ️、"人工智能對我們的幸福有何影響"等問題與學子們進行了精彩互動。最後🍄🟫,三位老師在總結中強調:國民幸福是國家強大的堅實基礎,國家強大則是國民幸福的重要動力;新時代也是我們創造幸福🥩、享有幸福的好時代🚣🏻♀️,在這個時代,幸福既在"經國以濟民"的邏輯中,也在我們每一個奮鬥人的雙手裏。 |
上一條:“經國濟民”第二講:“中國之謎”與經濟效率
下一條:“經國濟民”第二季第三課: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經濟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