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晚,意昂3娱乐大國方略系列課程"經國濟民"第二季第二課《"中國之謎"與經濟效率》在J102開講。
本次課程由意昂3平台詹宇波副教授、趙金龍副教授聯袂主講,意昂3平台副院長、意昂3娱乐"十九大精神宣講團" 成員尹應凱擔任課程主持人,意昂3平台教師朱婷👨👩👦、張麗娟走進課堂參與互動。
![]() 尹應凱首先從最近的兩則新聞引入🤹🏿。第一則新聞是世行年內第二次"看漲"🧑🏽🍳,IMF罕見"一年四漲"定格⇾,都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6.8%。在中國經濟預期主流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的背後📐👩🏽🦳,一條內在邏輯脈絡逐漸清晰——"中國贏🧑🧑🧒🧒,就是世界贏","看好中國就是看好世界的未來"。第二則新聞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8日至20日召開,會議提出十八大我國經濟實以來力再上新臺階,經濟年均增長7.1%,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8項重點工作👩🦽➡️。以上兩則新聞中,第一則反映了世界對中國的信心、第二則反映了中國對自己的信心。
1993年,羅納德·麥金農提出"中國之謎",意指中國"高財政赤字和高貨幣供給量的同時保持價格穩定"的現象。"中國之謎"還有另一層含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高速經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對中國當代經濟發展感到震驚,也對這一現象感到神奇,但中國並未按照西方所謂的標準模型進行製度轉型🔤,西方主流經濟學無法解釋中國發生的這種增長奇跡✅,這種現象也被稱為"中國之謎",這也是"經國濟民"課程探討的重要話題🦸🏼♂️。
宇波用身邊感受到的變化,以貼近學生們的方式,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娓娓道來。詹老師還用精準的數據說明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提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現象與做法🌸🎺、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不一定符合西方經濟學經典理論,但的確是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之謎"的重要動力是中國擁有更高的"經濟效率"🏬。
趙金龍通過比較中國的過去和現在🧑🏼⚕️,進而分析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趙老師通過生動的今夕照片對比呈現了上海從80年代➔👩🏿🎤、90年代到今天的變化,清晰說明上海發展作為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變化是巨大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今天的中國更給國人帶來了自信、帶來了幸福😌。隨後,趙老師通過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數據對比,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展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具有特色的經驗,這些經驗可總結為"中國模式",中國模式具有4個要點:追趕效應、製度優勢、競爭優勢、窪地效應。
在問答環節🚖,三位老師就"中國之謎"的表現、經濟高效率的動力🚈、亞洲金融危機與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的應對等問題進行了精彩互動🧚🏼。
最後,三位老師在課程總結中指出🎆:經濟效率是解讀"中國之謎"的鑰匙;中國模式一方面帶來經濟效率🙆🏿♀️,另一方面也是解釋"中國之謎"的重要線索;展望未來,"中國之謎"還要靠年輕一代更多創造,"中國之謎"的謎底需要年輕一代積極探索🈳。 |
上一條:“經國濟民”第二季第三課: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經濟發展新時代
下一條⛹️♂️:“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經國濟民”課程解讀國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