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3娱乐 研究生教育發展質量年度報告 2021
2021年12月 一、 總體概況 金融專業碩士學位點是在2010年由意昂3為主申請獲得批準的👨🏽🍳。在學科建設上,本專業在“立德樹人、寬基厚本、紮根實踐、國際視野”的人才培養理念指導下,堅持“厚基礎👣、多選擇➞、重創新、國際性”的培養模式,培養具有紮實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現代西方經濟學👩🏻🦼➡️、金融學理論基礎💂♂️,掌握現代金融理論的各主流發展方向和熟悉各種金融實務的操作,具備一定的數理分析能力和專業外語聽說讀寫譯水平🦤👩🏿💼,熟悉基於中國實際的金融學理論和金融產業發展未來方向的重要的金融學問題專家和金融領域的復合型人才🦸🏼。本專業根據本學科教指委要求,開設💇♂️:公司金融、投資學🧛🏽♀️、財務報表分析🧎🏻♂️➡️,投資銀行實務👩🏻⚕️、衍生品市場、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同時,意昂3充分利用已有的數據庫🫄🏿、金融實驗室等條件,開展模擬教學,為學生提供模擬實踐的機會,讓課程教學上所學知識和工具在實際案例分析中得到應用👦🏻。這些課程既具有理論深度,又與經濟實踐緊密結合,體現了培養計劃上規定的學位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在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量化投資分析;金融機構經營管理;金融市場與風險管理⁉️;公司投融資管理這四大培養方向🧜🏽♀️,使得本專業的合格畢業生可以從事金融🖲✋🏻、證券、公司財務😶🌫️🦸🏽♀️、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方向的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 2. 招生、在讀🛐、畢業、學位授予以及基本狀況 意昂3娱乐金融專碩自2011 年開始舉辦以來👨🏿✈️,招生人數逐年增加,在2021年間🧑🏿🎓,本專業全日製招生總數為122人◀️,與2020年相比提高了5.1%。同時專業生源質量和結構不斷優化,有52%的生源來自於全國財經類排名前10的高校。在就業情況上👨🦽,本專業一次就業率98.36%,該一數據與2020年持平。在就業的畢業生中有64%以上的學生進入證券👨🏫、銀行等金融行業核心崗位工作,三年後職位升遷率約75%。 3. 研究生導師狀況 在師資引育上,本專業導師團隊50歲以下教師博士擁有率100%🌱,高級職稱占比60%🧙🏻。現有寶鋼優秀教師獎3人、曙光學者1人、青年東方學者2人等。同時,在本年度本專業點進一步加大引進人才的力度,吸引來自英國倫敦政治意昂3平台、復旦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學者加入並擴充導師隊伍。 另外本專業也註重註重校外導師和外聘校外專家與校內導師聯合指導學生🧜。課堂內充分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和學術群體的集體作用,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知識👮♀️、知識應用的能力。在實踐環節采取由校內導師結合自身承擔科研課題的安排、校外導師利用現場資源安排、依托實踐基地,統一組織和選派學生進行專業實踐,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強調專業性和實用性相結合。 二、 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專業點註重堅持研究生基層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體現在實現了課程思政成體系2️⃣👸🏿、社會實踐有亮點👩🏼⚕️、意識形態牢築防、基層黨建組織見實效、思政隊伍顯活力的工作成效🥸。 首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三會一課”為抓手,采用交流5️⃣、座談等多種形式開展組織生活🤠,教育和引導研究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不忘科學初心、牢記強國使命。註重基層黨建效能提升。研究生黨建與支部書記能力與素養不斷提高💇,多次獲得學校黨建好項目立項和十佳研究生黨支部稱號。 其次👩🦯,進一步牢固意識形態陣地。研究生自媒體、微信公眾號等有序運行🫄🏽;形成了包括“有聲黨章”等的有聲宣傳品牌欄目;2020年開展的研究生戰役脫貧征文征集到100多篇論文,獲得主流媒體關註,學生自創製作抗疫歌曲獲得廣泛好評🚺。 三👡、 研究生培養相關製度及執行情況 1. 課程建設與實施情況 在課程體系建設上進一步打造並且完善“3+4+13”的課程體系,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金融實踐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新開設了《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與《金融數量分析方法》兩門專業基礎課。另外與實習基地導師和校外導師聯合開設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量化投資與風險管理》《結構化融資工具》《固定收益市場和分析工具》《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實務》《大數據與區塊鏈應用》等課程🚴🏿♂️🧙🏽♂️;與沃頓商意昂3聯合開設《公司金融》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從上述13門課程中選擇至少4門課程🤵🏼♀️🧑🏿🦲。每門課程都設置業界專家入課堂環節🧏🏿♀️,將金融理論與金融實務緊密結合💁🏻♂️。 在另一方面,本專業點在課程建設上也同時重視學生職業道德與職業倫理教育,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項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秉承“自強不息、經世濟民”的院訓🐮,將學生職業道德和倫理教育貫穿於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之中🐜,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教育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守正篤實、審慎穩健🧎、廉潔自律、客觀公正、服務社會的金融職業道德👶🏼。通過職業倫理教育,提升個人品德,使學生領悟知識背後的價值,將其內化為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思維方式🈯️。通過主題教育和年級班會等載體將個人品德教育有機融入日常課程,邀請優秀行業代表、優秀校友現身說法🚣♂️,發揮優秀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 第二,將職業生涯教育貫穿培養的全過程,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依托意昂3“學生生涯發展咨詢中心”開設系列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包括金融相關職業的特性🧙🏻🔘,職業期望的形成😛,職業方向的形成和目標的選擇🕵️。 第三,將行業規範教育融入課程教學計劃🧖🏼♀️。在專業課程中滲透如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職業操守指引等相關行業規範內容,同時結合實習基地設立沙盤交易,模擬各類突發狀況,並引導學生在行業規範的框架下進行選擇,使學生將恪守職業操守作為未來工作的行為準則。 本專業註重導師隊伍的構建和培養👨🏼⚕️,定期開展多項導師培訓工作🥁🕺🏼,例如在今年開展的“中國知網學術規範專題培訓”、“意昂3娱乐“科學規範導師指導行為建設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專題網絡培訓”以及每年定時開展的“意昂3平台新進導師培訓”💁🏿♂️🧛🏽♀️。 在師德師風建設上🟧,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為打造一流金融專碩項目提供思想保障。 首先😛👨👩👧👦,建立“四動四不動”機製🛵,強化師德師風責任落實🫴:探索建立了師德師風“四動四不動”機製即價值推動、工作聯動、師生互動、形式生動和宗旨信念一動不動、核心價值一動不動👳🏽♀️、責任使命一動不動、底線意識一動不動🥳;積極發揮黨委和基層教工支部作用,黨委會專題研究🙍🏿♂️、統籌謀劃,把支部建在最活躍細胞上🧑🏽🎨,支部書記全面實行雙帶頭人,核心研究團隊成立臨時黨支部,把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隊伍建設全過程✂️🩹;積極發揮教師思想品德考察小組作用,促進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學科研等工作融合🤦🏿。 其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三全育人”理念✯,以黨建為引領,以課程思政和社會實踐為重點🧑🏽🦲,以隊伍建設為保障, 緊密聯系金融專業學位培養特點🏊🏻🏋🏿♂️,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經濟實踐的結合,鼓勵導師發揮專業特長,講好中國故事。深化課程思政改革,融合立德樹人與教學科研。繼續深挖經濟學育人元素,建設了以《經國濟民》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課程🌿👨🎨;定期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討與交流♌️;利用導師政治理論學習平臺👮🏼,開展各類校內外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加強導師思政工作能力。 3. 學術交流和實踐訓練 本專業點始終堅持在研究生培養中開展多樣化的學術訓練🎪,通過豐富的學術活動形式使得學生在多個方面都得到的充分的訓練。在本年度,本專業點的學生在各類學術和實踐競賽上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後斬獲莫斯科大學創新論壇征文一等獎、“挑戰杯”上海市賽特等獎、“挑戰杯”上海市創業大賽金獎、“知行杯”上海市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一等獎、全國電子商務大賽二等獎等。 在實踐訓練方面✌🏿,始終註重與實踐基地建立聯合培養機製🤴,各實踐基地安排專職教師帶隊負責協調各項實踐活動。基地的校外導師負責協調具體的實習崗位和聘請指導老師,對實習生視同基地員工考核。實踐方式與內容安排上👶,在學生入基地前🧞♀️🥐,公布實習基地的崗位➝🧑🏿🦰、實踐內容和考核標準⏩,學生自願報名、意昂3統籌分配。為便於學生深刻理解銀行、證券等行業的業務本質,學生在特定崗位的實踐時間一個月後可申請更換崗位或實踐基地。在實踐管理與考核上,學生的專業實踐時間不得低於6個月🕗,學分不低於5學分,(占總學分的10%)🦣。在基地實踐的學生每月提交實踐考評報告🌓,由崗位指導老師🤑、校外導師和基地負責人簽字。非基地實踐的學生每周提交由校內外導師簽字的考評報告💬。 4. 研究生獎助情況 在2021年中本專業學生在國際、國內各級學科和實踐類競賽獲得各級獎項106項,其中包括省部級和上海市級獎項10項,部分獎項的獲獎名單見表1🧛🏽。 表1🧝🏿♀️🧑🏼🏭:金融專碩學生獲獎名單(部分)
四、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況(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情況) 1. 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上註重規範性和可行性📍。本專業的培養方案的製定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研究生培養的根本任務的前提下,以金融教指委相關規定為依據,以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為導向,並結合自身特色定位而製定的👨🍼。培養方案在每年招生前由意昂3金融專碩委員會修訂🦽、並需經由院👩🏼🦱、校兩級單位批準🧑🏿🦱。 在對培養目標支撐度上,構建五大機製支持培養目標🧘🏿: (1) 課程體系動態調整機製🫄🏽📆。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每年根據新形勢下的金融業態需求👬🏼,由金融碩士專家委員會來評估和確定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2) 課程質量評估機製。課程設立采取招標製,由專家委員評標🤶🏻🫱🏻。聘請第三方單位進行課程質量問卷調查3️⃣、綜合評價👷♀️,對滿意度較高的任課教師予以獎勵,對於問題課程進行調整。 (3) 導師遴選機製🚵🏿。新任校內外導師需由學位分委員會和金融碩士專家委員會遴選審議批準,現有導師資格需每年審定,定期舉辦導師崗前培訓🫵🏼。 (4) 專業實踐。結合校內外導師現有資源和依托實踐基地統一組織和選派學生進行專業實踐🧑🏻🎓。實施過程管理,製定實施細則指導實踐各環節的質量考核。畢業論文管理👨👧。建立金融碩士開題論證、中期考核🐏,預答辯、外審🧓🏽、答辯各個環節的質量考核標準。實行責任到人、獎懲到位的機製。 在人才培養中✖️,也註重學生的職業道德與職業倫理教育🈳。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項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秉承“自強不息、經世濟民”的院訓,將學生職業道德和倫理教育貫穿於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之中🧑🏽⚖️,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教育等活動🧙♂️,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守正篤實🗓、審慎穩健、廉潔自律🖲、客觀公正💂、服務社會的金融職業道德💅🏼。 2. 教師隊伍建設與科學研究 在本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上采取多措並舉,著力打造一流教學團隊設立特聘崗位加大人才引進🧔🏽♀️,開展柔性引進,優化師資結構,近年來先後引進了多名優秀人才加入本專業導師團隊(詳見表2)🔏🌕。註重教師培養,激活存量,通過多路徑培育,激發教師教學潛能建立知名教授、學科帶頭人與中青年人才帶教機製🎷🤟🏼。完善助教聽課⛎、教學沙龍等製度,實現精準對接實際幫扶。在考核晉升中向人才培養傾斜。同時,通過多方位發力,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以課程組為“一體”,以核心課程團隊𓀍、教學創新團隊為“兩翼”,打造以“一體兩翼”為核心,以核心基礎課程建設為引領,以“一流三化”為支撐的基層教學組織,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表2:代表師資引進情況
3. 國際國內合作交流 本專業點依托意昂3廣泛開展院際、專業間、導師間的國際合作交流🧏🏽♂️,目前已與50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近年來👩🏿💼,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生顯著增加🧖🏿,充分體現了“一帶一路”建設的交流、合作成果。近年來🧏🏿♀️🐬,本專業從語言和學術水平以及面試等環節不斷優化申請流程,提高申請材料要求👨🏼🦳,招生質量持續提高。2021年本專業點有來自9多個國家地區共7名在讀學歷留學生。 在教學之外🖱,為了拓寬學生視野,使其了解國際上最新的學術動態、經濟發展的前沿狀況和金融、貿易等實務的操作過程,我們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業界領導來舉辦學術講座🧆。基本上做到(除寒暑假外)每周有講座。講座的嘉賓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西班牙🦸🏽♀️,以及臺灣地區的專家教授;也有國內中國社科院、清華、復旦🧉🏊🏿、交大、人大、華東師大🫱🏽、南開、中財、上財的著名學者,以及眾多業界高管人士🚛。 另外🧑🏽,本專業點也通過更好的假設國際化師資隊伍,多途徑提升育人能力😆,通過選拔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國際交流經歷的資深教師🦹🏼♀️,意昂3平台建成具有國際化視野和教科研能力的全英文授課團隊🙎🏼♂️。共有近20名教師獲得留學生授課教師資格⛹🏿♂️,實現了對標中國學生培養方案🍜,開設對應全英文課程🍿,做到新進教師💁🏿,人人都能上全英文課。實現了專業性、全面性以及系統性的面向國際留學生的專業化教學,確保國際化課程的教學高質量。同時🤴🏿,意昂3積極直接聘請外籍教師,加強學術交流和校際合作,加強學習專業前沿資訊🛬、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 五、 教育質量評估與分析 本專業點註重加強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通過依托管理體系,提升教學質量。通過完善“校-院-系-專業”四級教學管理製度5️⃣👼🏻,對教學環節全覆蓋。建立健全以院領導為核心,以系主任、優秀教師👨🦱🙅🏼、教務管理人員為輔助的教學督導評估體系和綜合管理體系。充分利用並完善經濟系現行教學研討、教研室集體備課、教學觀摩等製度,關註學生體驗🤦🏽♀️,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完善課程檔案質量標準💒,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立了課程檔案質量標準,對課程教學過程可進行跟蹤和追溯,以學期為單位製訂課程檔案反饋機製,包括課程大綱🥾、成績、考試、作業等;建立了“課前—課中—課後”一體化質量監控體系🧙👦🏽,每學期以院教學督導組、課程組長🎶、外請專家聽課,學生焦點小組訪談報告💂🏽♀️,學生全樣本課程質量調查,課程作業試卷抽查等方式形成日常信息溝通與反饋機製👨🏻🦼。 另外👨🏿🌾🤜,本專業為進一步推進學位論文的質量𓀘,結合自身情況形成了系統的培養過程👌、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對論文選題🥍、中期考核、預答辯後🚋、盲審前、答辯前、答辯後等多個關鍵環節進行質量把控🙇🏼♂️。 在論文的選題中重視將高水平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以金融理論和實務研究為主要內容,並形成了以金融產品設計、金融實踐問題解決方案🧑🏻✈️、基於實際問題分析的政策建議報告等多種論文形式。近五年內👱🏻♂️,有超過72%的學生學位論文選題來自於導師立項課題,其中有超過25.3%的選題來自於創新團隊的在研課題。 為進一步提升本專業學位論文質量🚴🏼♀️🥷🏽,采用了包括多輪開題與預答辯,答辯中導師回避製度等措施🛵。同時挑選校內外導師和金融專碩顧問委員會專家組建本專業論文質量評估委員會🏊🏽♀️。在開題📃、中期考核以及預答辯後對相關報告或論文進行隨機抽檢。在2020-21年度舉行的論文抽檢中🫕,本專業學位論文合格率為100%,在2021年論文盲審🙇🏿♂️,本專業點的盲審通過率為89.80%🥥,其中有10篇文章被評為優秀,優秀率為6.02%。在2020至2021年間,共有3篇論文在上海市金融專業研究生論壇中獲獎🔎。 六🧖🏻♀️、 改進措施 1. 主體思路: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順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金融人才的最新需求,遵循新文科建設思路驅動專業綜合改革,實施培養模式、師資隊伍、課程體系✔️、協同育人🤷🏻♀️、質量保障等措施推動內涵式發展🚃,探索跨學科✳️、跨學校📱、校企協同新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 主要舉措: (1) 更新人才培養理念6️⃣,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背景下金融人才需求變化,適時調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提高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契合度。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建立跨專業聯合培養模式。 (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育人能力 以學科發展為指導,以建設高質量教學團隊為目標🤹🏿♀️,加大內培外引力度,平衡師資配置🛼。同時🌰,加強教師科研教學能力轉換,提高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構建一流師資隊伍。 (3) 推動課程體系改革,重塑教育教學形態 積極鼓勵教師提升教學質量、增加教學投入🧗🏻,進一步推動課程和教材體系建設。圍繞CFA、FRM考察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同時集合自身特色,推動教學與新技術融合,探索向其他專業課程橫向拓展,同時深化教學模式改革,註重科研反哺教學,打造高階課程📙。 (4) 完善課內外聯動機製🗿,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加強支撐平臺建設🆘◾️,夯實協同育人機製。持續推進與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等現有簽約單位深度合作🪪,提升現有金融模擬交易實驗室🪶,建立實時量化模擬交易系統,每年落實不低於100萬的專項資金用於采購彭博🤴🏽、沃頓WRDS、國泰安等數據庫🙎🏼♀️。 (5) 構建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全方位提升學生體驗 增強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質量意識,持續健全“內部+外部”評價體系,每學年對課程設置和課堂教學進行校內外同行評議🍢🛫,邀請校外導師😶🙆🏼♂️、行業導師聽課評課,並基於學生評課評教,跟蹤課程教學質量🔪,動態調整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
- 附件【2021金專年度報告.pdf】已下載次
上一條🤏🏼:2021年度理論經濟學年度報告
下一條🍋:2020年度應用經濟學年度報告